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于10月2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开幕,全球顶级肿瘤专家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和分享国际最前沿肿瘤科研成果和治疗技术。在ESMO大会现场,《肿瘤瞭望》有幸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莫树锦(Tony Mok)教授对本届大会肺癌领域最新重磅研究进展进行点评。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于10月2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盛大开幕,全球顶级肿瘤专家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和分享国际最前沿肿瘤科研成果和治疗技术。在ESMO大会现场,《肿瘤瞭望》有幸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莫树锦(Tony Mok)教授对本届大会肺癌领域最新重磅研究进展进行点评。
01
《肿瘤瞭望》:在您看来,本届ESMO大会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Tony Mok教授:我认为任何能够改变临床实践和帮助患者的研究进展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是更大的或者最大的亮点,这些进展都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02
《肿瘤瞭望》:在今年的ESMO大会中,NSCLC领域有哪些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Tony Mok教授:首先是肺癌早期治疗阶段,今年ESMO大会中有很多突破性研究,未来都有潜力可能改变临床实践。比如对于ALK阳性(ALK+)、可手术的NSCLC患者使用TKI辅助治疗的ALINA研究(LBA2),对未来早期驱动基因阳性患者的围术期治疗具有高度指导潜力。持续使用2年的TKI极有可能会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率(HR 0.24)。因此,所有医生和患者都有必要首先考虑在疾病早期进行ALK基因检测。若存在ALK融合等突变,早期即可考虑使用TKI治疗,使患者更早获得长期生存获益,我认为这是早期NSCLC患者治疗需要首先考虑的。
另一个重要进展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NSCLC术前和术后治疗中的应用。免疫辅助、新辅助治疗已经研究了很多,今年ESMO重点报道了一项CheckMate77T(LBA1)研究,该研究使用了新辅助化疗+纳武利尤单抗(NIVO),然后进行手术和为期1年的辅助NIVO治疗。结果显示CheckMate 77T研究达到了其主要研究终点,在可切除NSCLC患者中,新辅助化疗+NIVO后进行手术,并继续辅助NIVO一年,与安慰剂+化疗相比,无事件生存期(EFS)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此外,CheckMate 816研究既往结果也证实了术前3个疗程NIVO联合化疗的手术治疗结局获益,是首个在可切除NSCLC中取得阳性结果的免疫新辅助研究。今年ESMO大会进一步公布了该研究的3年随访结果(LBA57),进一步巩固了新辅助NIVO+化疗在可切除NSCLC患者中的临床获益和可管理的安全性,无论肿瘤PD-L1表达如何。这些大型临床研究数据的发布,对未来免疫治疗在NSCLC早期治疗中的地位进一步给出了指导。
除了早期研究进展之外,在转移性NSCLC中也有很多重要研究数据发布。比如PAPILLON研究(LBA5),证明EGFR/MET双特异性抗体Amivantamab一线联合化疗可显著延长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Exon 20ins)的晚期NSCLC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1.4 vs.6.7个月;HR 0.40,95%CI:0.30~0.53;P<0.001)。针对Exon 20ins这一罕见突变的一线治疗进展,也对未来我们的疾病诊疗给出了很好的指导和提示,对临床实践发展也具有潜在的影响。
03
《肿瘤瞭望》:您在早期肺癌领域颇有研究,您认为NGS基因检测在早期NSCLC的诊治中具有怎样的临床价值?
Tony Mok教授:是的,我的确一直在研究早期肺癌,当患者患有潜在的可切除肺癌时,基本上我们有必要考虑这种选择。这实际上就会慢慢影响我们的临床实践。对于EGFR 20外显子突变患者,我们能够使用化疗联合Amivantamab治疗,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能够明确患者的突变状态。因此,NGS在初治患者中的推行和使用就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热门靶点RET,本届ESMO大会发布了一项Ⅲ期临床研究LIBRETTO-431(NCT04194944,LBA4),在晚期RET+NSCLC一线治疗中,与化疗+帕博利珠单抗相比,塞普替尼在PFS方面实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以上两项研究结果对晚期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未来的临床实践发展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意义。而为了使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最佳治疗,我们需要明确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认为我们可能要把NGS分子基因检测带到肺癌的一线治疗中。
04
《肿瘤瞭望》:能否请您分享一下本次大会的参会体验?
Tony Mok教授:我认为肺癌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发展非常迅速。本次ESMO大会中,实际上有七个主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发布,每一个都可以改变我们的临床实践。因此,我认为肺癌治疗的发展依旧持续在迅速取得进展,我认为我们的工作是确保我们能够在自己的国家和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这种新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B.J.Solomon,et al.ESMO 2023.Abstract#LBA2.
2.T.Cascone,et al.ESMO 2023.Abstract#LBA1.
3.M.Provencio Pulla,et al.ESMO 2023.Abstract#LBA57.
4.N.Girard,et al.ESMO 2023.Abstract#LBA5.
5.H.H.F.Loong,et al.ESMO 2023.Abstract#LBA4.
莫树锦教授
肿瘤学系系主任
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教授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院士(FASCO)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董事局成员(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前任主席
香港科学院院士
莫树锦教授重点研究与肺癌有关的生物标记和分子标靶治疗。他是肺癌研究组的创办人之一,领导多个重要的跨国临床研究,奠定了肺癌个体化治疗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