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4~26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肿瘤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承办的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3月24~26日,由国家癌症中心、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肿瘤学会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承办的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推动高质量癌症防治助力健康中国行动”,聚焦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特别是国家癌症防治行动,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建立高质量中国特色癌症防控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本次年会上,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就“乳腺癌综合诊疗的现状与思考”进行报告。在会议现场,《肿瘤瞭望》邀请马飞教授进一步分享了关于乳腺癌规范诊疗及质量控制的感想。
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请介绍一下目前中国乳腺癌综合诊治现状。
马飞教授:乳腺癌在国际上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在中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居全球第一,且中国乳腺癌整体发病率以每年3%~4%的增速快速增长,这一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欧美国家。因此,未来我国乳腺癌的防控形势令人堪忧,我国乳腺癌的防控任重道远。
02
在乳腺癌综合诊治方面,我国有哪些突破性进展?
马飞教授:2022年我国在乳腺癌整体诊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
首先,在中国患者,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有极大改善。对于三阴性乳腺癌,PD-1单抗的新辅助治疗适应证的获批上市,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治愈率。对于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DS 8201的上市极大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机会。
其次,更多的中国原创研究的进步,不仅推动了中国乳腺癌诊疗事业的发展,而且为全球乳腺癌防控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例如,我国学者开展的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用于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的PHILA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研究中期分析结果于2022年ESMO年会上公布。
再次,中国乳腺癌专家从既往的“以治病为中心”的理念转变为未来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2022年,我们研发了中国的PRO量表来评估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以推动乳腺癌患者不仅可以活得更长,而且可以活得更好。
03
在乳腺癌多学科规范化综合诊治方面,您有何心得体会?
马飞教授: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专门提到,未来我们国家优质的医疗资源要扩容、下沉。山西太原是国家癌症中心的区域中心,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实际上也是响应国家号召的体现。国家癌症中心大力推动这样的机制,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国整体肿瘤诊疗的均质化水平。
乳腺癌有幸作为我国第一个单癌种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的试点病种,我们从2018年开始启动,2019年全面发力,到目前为止,已在乳腺癌领域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包括:
第一,在组织框架建设方面,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于2018年成立,目前很多省份已成立省级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山西省第一个单病种的质控专家委员会——山西省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也在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上成立。
第二,在信息化体系建设方面,建立了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该监测网的建立对于我们未来肿瘤规范化诊疗的数字化质控,以及基于质控指标的单病种质控体系的建设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第三,在试点中心的建设方面,乳腺癌领域走在了全国前列。2020年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在全国遴选出200家医院作为第一批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试点中心,2023年我们将继续扩大试点中心的范围,第二批试点中心正在申报中。此外,第一批试点中心也处于验收阶段。未来,一方面,我们将通过扩容增加试点中心的布局;另一方面下沉优质医疗资源,通过这些试点中心的进一步下沉辐射来影响中国整体乳腺癌诊疗的进步。这也是我国乳腺癌综合诊疗的一个巨大进步。
未来,我们会针对不同的亚学科来推进乳腺癌规范诊疗与质量控制工作,例如乳腺癌病理诊断规范化和质量控制、乳腺癌内科治疗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如何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内容,因为晚期乳腺癌患者极大地拉低了我们整体乳腺癌的生存率,攻克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这一难题,不仅可延长整体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而且会为更多晚期患者带来新的生存机会。
04
请谈谈您此次参加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的感想。
马飞教授: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是2023年“两会”后召开的一个大型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维,山西省人大副主任谢红、副省长赵红严、政协副主席李思进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同志都莅临现场进行指导,这说明国家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肿瘤防控的决心是巨大的。未来,我们一定秉承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将肿瘤防控事业进行到底,这样才能切实解决肿瘤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
本届年会覆盖领域广泛,从一级预防到二级预防,再到诊疗的进步,甚至到康复都进行了相应部署,并充分体现了我国未来肿瘤防控的整体战线从既往的“以疾病治疗中心”转变为未来的“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肿瘤防控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仅要关注到肿瘤的规范化诊疗,关注到癌后的全方位康复,还要把肿瘤防控战线进一步前移到高危人群的筛查与早诊早治以及健康人群的科学普及,以降低癌症发病率,才有可能最终把癌症对人类的危害降至最低。
第十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实际上体现了我们加大解决肿瘤诊疗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的决心。通过这样的区域中心的建设,使优质医疗资源能够下沉、扩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最优质的医疗,这也是我国重要的健康战略部署。在国家健康发展方针的正确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帮扶下,肿瘤从业者齐头并进、共同努力,不负历史使命,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相信我国肿瘤防控事业一定会取得巨大突破,最终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战略规划目标。
马飞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入库专家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
全国女性卵巢保护与抗衰促进工程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总干事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肿瘤治疗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肿瘤化疗质控专委会主委等职
Cancer Innovation主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